“内治”是指通过口服药物治疗疾病的一类疗法,是中、西医 治疗疾病的主要方法。 1白虎加桂汤 【组成】生石膏、桑枝各30g, 知母、威灵仙各20g,薏苡仁、金银花、黄岑各15g,黄柏、炒苍术、秦艽各10g,甘草、桂枝各6g。 加减:热重于湿加栀子10G,竹茹12g;湿重于热加茯苓20g,厚朴10g;湿热阻络加薄荷6g,防风12g. 【用法】每日1剂,水煎2次,早晚分服。 30天为1个疗程。 【功效】清热疏风,祛湿通络。 【主治】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期(湿热阻络)。 【效验】治疗60例,其中男34例,女26例;年龄12-82岁0 根据以下项目判断是否有效:①炎症性关节痛消失:②无晨僵或晨 僵时间小于15分钟;③无疲劳感;④关节检査中未发现滑膜炎(活动时无关节痛或关节无压痛,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或腱鞘无肿胀〉:⑤影像学资料不提示骨关节进行性破坏;⑥血沉及C-反应 蛋白水平正常成血沉(魏氏法)女性<30mm/1h1、男性<20mm/ 1h。结果:临床缓解(上述6条标准中有5条成5条以上,且至少 连续2个月)55例,总有效率为91.7%。 【解析】湿热侵袭肌腠。痹阻经络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期 主要病因病理。因而治疗以淸热解毒,祛湿疏风通络为主,以防内 热伤阴。引邪入里,反复发作,形成慢性关节炎。白虎加桂汤以生 石膏、知母、金银花淸热解毒;桂枝散风和营;炒苍术、黄柏、威灵仙、薏苡仁、黄岑祛湿淸热;秦艽、桑枝通络止痛;甘草和中解毒。 诸药合用,清利为主,并根据湿与热的轻重情况适当加减,能起到 清热疏风,祛湿通络的功效,临床疗效满意。预后比较理想。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治疗类风湿的方法,请加论坛小助手微信号:lfsluntan,申请加入全国类风湿患友公益交流群! 2白芍乌附汤 【组成】白芍20g,制川乌、制附片各15g ,红参12g ,细辛、当归各10g,全蝎、甘草各6g,娱蚣2条。 加减:关节红、肿、热、痛明显者,去制川乌、制附片,加石膏 30g,知母、忍冬藤各15g;气虚汗出较多者,加黄芪20g;痰瘀型加 制南星、白芥子各9g. 【用法】每日1剂,水煎2次,制川乌、制附片头煎先煎1小 时,早晚分服。1个月为1个疗程0 【功效】温经散寒,社风通络,益气养血。 【主治】类风湿性关节炎〈寒湿痹阻,气血不足)。 【效验】治疗100例,其中男35例,女65例;年餘8 ~70岁, 病程3个月~ 15年。均为关节肿痛、晨僵等早中期类风湿患者。 结果:经1 -3个疗程治疗,近期控制受累关节并痛消失,关节功能改善或恢复正常,RF、ESR恢复正常,且停药后可维持3个月以上)60例,显效(受累关节肿痛明显好转或消失,ESR、RF滴度降 低,或ESR、RF已恢复正常,但关节肿痛尚未消失〉)22例,有效(受累关节疼痛减轻)16例,无效(治疗1个疗程以上,受累关节肿、僵、痛无好转)2例,总有效率98%。 【解析】类风溉性关节炎虽为“风寒湿三气杂至”所致。然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”“邪气所凑,其气必虚”,“邪气不能独伤 人”(《内经。由于“寒主收引'“寒胜则痛”“湿性重浊'故 可认为正虚、寒凝、湿浊、痰瘀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病因,尤其 以寒邪为重。治疗宜湿经數寒,祛风通络,益气养血。白芍乌附汤 以红参、当归、白芍、甘单益气养血扶正,制附子、制川乌、细辛祛风 散寒蠲痹,全蝎、蜈蚣搜风通痹止痛。其中白芍具有抗炎、免疫调 节、镇痛作用,甘草能减轻川乌、附片、细辛之毒性,调和诸药。全 方以温通为主,针对主因,扶正祛邪,故获良效。方中川乌、附片、细辛等有毒药物用量较大,水煎时应先煎1小时。以减少毒性。 3白蛇参附汤 【组成】生黄芪20g,生薏苡仁、制附子各15g,白花蛇12g, 人参、桂枝各10g,甘草6g.娱蚣5g等。 【用法】每日1剂,水煎2次,早、中、晚3次分服。根据病情 需要可服用美洛昔康150mg,毎天1次. 3个月为1个疗程。 【功效】温阳益气,袪风除湿。 【主治】类风湿性关节炎(风寒湿痹,阳虚气弱) 【效验】将8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。治疗组52例,用上方治疗;对照组29例,口服甲氨喋呤《MTX》,每次7.5mg,毎周1次。如病情需要亦可服用美洛昔康,服法同治疗组。两组病例均治疗1个疗程。结果:治疗组临床控制(症状全部消失,关节功能恢复 正常,主要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,中医证候症状积分值降至或接近 0分)8例,显效(全部症状消除,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,中医证候症状积分值下降>=2/3〉12例,有效(主要症状基本消除,主要关节功能基本恢复,或有明显进步,生活由不能自理转为能够自理,或由失去劳动能力转为劳动能力有所恢复,主要实验室指标有所 改善,中医证候症状积分下降>1/3)23例,无效(各方面无明显进 步,中医证候症状积分下降<1/3)9例,总有效率82.69% ;对照组 临床控制4例,显效6例,有效12例,无效7例,总有效率75.86%。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(P<0.05). 【解析】白蛇参附汤是笔者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经验方,方中以白花蛇、蜈蚣为君,祛风通络宜痹;人参补气通阳,附子温阳 散寒止痛,共为臣药;佐以桂枝和营、通阳、行瘀,生薏苡仁健脾化 湿;黄芪补气行血、调营通络,甘草调和诸药为使。诸药合用,共奏 温阳益气,祛风除湿之功。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桂枝能有效改善微 循环,双向调节血管的舒缩功能;黄芪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,减少 炎症渗出,提高胶原纤维的弹性;附子中乌头碱有很好的镇痛效 果,从而对RA患者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。临床观察表明。本方能 有效缓解关节痛、晨僵等症状。改善患者关节功能,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。 4包金毛蒌汤 【组成】铁包金、清风藤各20g,金银花、天仙藤、白花蛇、北 芪各15g,巴戟天、石上柏各12g,通城虎9g.毛蒌2g(研粉冲取〉。 【用法】每日1剂,水煎2次,早晚分服。在缺青风藤时,可配 服正清风痛宁片,毎次40-80mg,毎日3次。若ESR>=35mm/h,配 服青霉素V钾片500~1000mg,每日3次,当ESR<=35mm/h时停用。 服青霉素V钾片如出现胃肠道有反应,可适当给予养胃药。35天为1个疗程。 【功效】祛风散寒除湿,理气活血通络。 【主治】类风湿性关节炎(风寒湿痹) 【效验】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。治疗组49例,对照组 47例,两组病例年龄、病程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(P> 0.05)。治疗组用上法治疗,对照组用阿司匹林芬必得2片,泼尼松 10mg,均为毎日 3次口服,若ESR>=35mm/h,服青霉素V钾片, 剂量及用法同治疗组。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。结果:治疗组近期 控制(受累关节肿痛消失,关节功能改善或恢复正常,RF、ESR恢 复正常,且停药后可维持3个月以上)22例,显效(受累关节肿痛 明显好转或消失,ESR、RF滴度降低;或ESR、RF正常,但关节肿 痛尚未消失)18例,有效(受累关节疼痛或肿痛有好转〉6例,无效 (受累关节肿痛无好转)3例,近期控制率44.90%.总有效率 93.87%;对照组近期控制11例,显效14例,有效8例,无效14 例,近期控制率23.40%,总有效率70.21%治疗组的近期控制 率、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.有显著性差异(P<0.01) 【解析】类风湿性关节炎其病机是风寒湿热之邪走窜经络、肌肉、关节,导致气滞血瘀,脉络不通。治疗宜袪风散寒除湿,活血 通络止痛,佐以淸热。包金毛蒌汤方中,毛蒌味辛微温,功能行气 止痛:通城虎辛温,祛风镇痛,解毒消肿;铁包金性平,散瘀止痛,消 滞止血,使病人长期服药不伤胃气。此3味药具有祛风散寒行气、 活血通络止痛的功效,为主药。清风藤味辛微温,祛风通络,消肿 止痛;天仙藤微温,强筋骨、祛风湿,治风湿病不伤正气。其为辅 药。白花蛇、石上柏加强祛风通絡作用。金银花防止上药过于辛 温,共为佐药。巴戟天、北芪补肾益气,为使药。现代药理学表明: 毛蒌、清风藤、天仙藤均有镇痛作用,后者与金银花合用,对革兰阳 性、阴性杀菌均有杀抑作用;巴戟天、北芪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。请药合用,能使RF、ASO转阴,使其受损害的组织逐渐修复.适用于各种证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。 5八花八藤汤 【组成】鸡屎藤30g,双花、海风藤、络石蘼、宽筋藤各20g. 凌霄花、野菊花、红藤、青风藤、黄藤各15g,金莲花、芙蓉花、山茶花、 红花、木槿花、石楠藤各10g. 加减:关节红肿热痛较著者,加蒲公英、板蓝根各20g,关节肿 胀灼热明显者,加上茯苓、薏苡仁各308;关节肿胀明显或积液多 者,加泽泻15g,车前草208;伴有阴虚内热,舌红少津,脉细数者, 加生地30g,地骨皮20g;瘀重明显,关节粗大变形,刺痛不移者,加 苏木、穿山甲各10g,;痰凝较著,皮下结节数目较多者,加海浮石 20g.白芥子10g . 【用法】每日1剂,水煎2次,早晚分服。1个月为1个 疗程。 【功效】淸热解毒,祛风除湿,活血通络。 【主治】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(湿热阻络)。 【效验】治疗50例,其中男12例,女38例;年龄15~60岁, 平均32岁;病程25天-14年,平均3年9个月。治疗1-3个疗 程。结果:近期控制(受累关节肿痛消失,关节功能改善或恢复正 常,类风湿因子、血沉恢复正常,且停药后维持3个月以上〉13例, 显效(受累关节肿痛明显好转成消失,血沉、类风播因子滇皮降 低,成血沉、类顺因子已恢复正常,但关节肿痛尚未消失)19例, 有效(受累关节疼痛或肿痛有好转〉16例,无效(关节肿痛无好 转)例,总有效率96%。未发现毒副作用。 【解析】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病机为湿热毒邪著于骨节,壅塞经络,阻遏血行,不通则痛毒、热、湿、淤构成了该病 的共同病理基础,四者相互影响,相互转化。治疗宜以祛邪为急, 清热解毒,祛风除湿,活血通络。八花八藤汤方中,双花、凌霄花、 野菊花、金莲花、芙蓉花、木槿花、红藤、黄藤、鸡屎藤均能清热解 毒,青风藤、海风藤、络石藤、鸡屎藤、石楠藤、宽筋藤等有较好的祛 风除湿通络功效,红花、山茶花、鸡屎藤、红藤长于活血祛淤。诸药 合用,切合病机,故能收到显效。 6痹症健步汤 【组成】鸡血藤、络石藤各30g,桑寄生20g,熟地15g,白芍、 知母、牛膝、透骨草各12g,松节、独活、川续断、补骨脂、淫羊藿各10g,桂枝、防风、制乳没各6g,全蝎3g. 加减:上肢关节较重者,去牛膝,加片姜黄12g;瘀血明显者, 加红花6g;兼有低热或自觉关节发热者,去淫羊藿,加黄相12g。 【用法】每日1剤,水煎2次,早、晚分服。连服2个月为 1个疗程,一般治疗2-3个疗程以上:取得显效后,可将本方制成 丸剂,毎服3~6g,毎日2-3次,以巩因疗效。 【功效】补肾祛寒,养肝荣筋,祛瘀通络。 【主治】II、III期类风湿性关节炎(肝肾两虚,寒凝血瘀)。 【效验】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。治疗组40例,用上方 治疗;对照组20例,常规服用消炎痛片,两组疗程相同。结果:治 疗组治愈(症状全部消失,关节功能活动恢复正常.主要理化指标 《RF、ESR》恢复正常)2例,显效(全部症状消除或主要症状消除. 关节功能基本恢复,能参加正常工作和劳动,理化检査指标基本正 常)19例,有效(主要症状基本消除,主要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或有明显进步,生活转为能够自理,劳动和工作能力有所恢复,主要理 化检査指标有所改善)15例,无效(各方面均无进步)4例,显愈率 52.5%,总有效率90%;对照组治愈1例,显效5例,有效7例,无 效7例.显愈率30%,总有效率65%。治疗组显愈率、总有效率均 明显高于对照組〔P<0.01). 【解析】《灵柩.刺节其邪》云:“虚邪之人于身也深,寒与热 相搏,久留而内著,寒胜其热,则骨疼肉枯”。肾虚寒凝是本病最 常见的证候之一,治疗以补肾祛寒为主,辅以养肝荣筋、袪瘀通络。痹症健步汤以川续断、桑寄生、补骨脂、淫羊藿等补肾阳、壮筋骨,熟地填精补血、滋养肝肾,桂枝、独活等搜散侵人筋骨之风寒湿邪,白芍养血缓急舒筋,防风祛风.知母滋肾清热,全蝎等化瘀通络,松节专利关节,牛膝引药入肾。全方攻补兼施,切中病机,故能取得 较好疗效。值得注意的是:有热象者,可辨证加减,但因痹症虚寒 为本,热象为标,热象退后,仍要治本为主;因痹症患者活动障碍以 晨起为甚,其疼痛以夜间加剧,故最好在早晨与夜睡前各服药 1次,意在病情发作前及时截治,有利于药效的发挥,控制病情发展。 7鳖甲土鳖汤 【组成】鸡血藤、当归、热地(或生地)各30g,鳖甲25g,山萸 肉、补骨脂、海风藤各15g,菜菔子12g,白芥子、土鳖虫、青风藤 各10g。 加减:寒盛加制附片、桂枝、淫羊藿、羌独活;热重者加青蒿、地 骨皮、知母、黄柏:肢体屈曲受限加狗脊、僵蛋、鹿角胶;痛重加草 乌、七厘散。 【用法】每日1剤,水煎2次,早晚分服。 【功效】祛风除湿,化痰通络,补肝益肾。 【主治】类风湿性关节炎〈风湿痰瘀胶着,肝肾两虚)。 【效验】治疗38例,其中男13例,女25例;年龄26-68岁, 平均48岁;病程5-23年,平均12年。结果:显效(关节疼痛下降 2个等级,关节功能提高2个等级。关节肿胀基本消失,晨僵时间 减少60%;实验室检査指标明显进步:日常生活能自理〉17例,有 效(关节疼痛下降1个等级,关节功能提高1个等级,关节肿胀有 所减轻,晨僵时间减少30%。实验室检査指标部分改善)20例,无 效(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査无明显进步,或在其他因素影响下疗 效不能巩固或恶化)1例,总有效率97.3%。 【解析】类风湿性关节炎反复发作、缠绵难愈的原因有二: 一是肝肾不足、精血内亏,易导致风寒湿三邪相合,痹阻经脉;二是 湿性重浊黏腻,导致病程迁延难愈。治疗应重视虚、痰。鳖甲土鳖 汤方中,白芥子、菜菔子理气化痰,当归、地黄、山萸肉、补骨脂补肝 肾、益精血,青风藤、海风藤、鸡血藤、土鳖虫、鳖甲祛风通络和血。 诸药合用,既标本兼顾,又可化解痰瘀胶结,对RA患者关节肿胀 渗出有较好的抑制作用。 8补骨四藤汤 【组成】青风藤30g,鸡血藤、络石藤、海风藤、补骨脂、淫羊 藿、露蜂房、路路通各15g.防己、白芍、知母各12g,当归、炮山甲、 全蝎〈冲〉、桂枝各10g,炙甘草6g ^三七粉(冲〕蜈蚣2条(研冲) 【用法】每日1剤,水煎2次,取药液250ml,早晚分服。3个月为1个疗程。 【功效】祛风除湿,化痰逐瘀,补肾通络。 【主治】高原类风湿性关节炎〈风湿痹阻,肾虚血瘀) 【效验】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。治疗组45例,对照组 25例,两组患者性别、年龄、病程、分期等均无显著性差异,具有可 比性。治疗组用上方治疗,对照组常规口服雷公藤多甙片,两组均 治疗2个疗程。结果:治疗组临床治愈(症状全部消失,关节功能 活动恢复正常,主要理化指标正常)6例,显效(全部症状消除或主 要症状消除,关节功能基本恢复,能参加正常工作和劳动,主要理 化指标基本正常〉14例,有效(主要症状基本消除,关节功能基本 恢复或明显进步,从生活不能自理转为能够自理,或失去的工作、 劳动能力有所恢复,主要理化指标有所改善)20例,无效(症状、体 征及主要理化检査指标无改善〉5例,总有效率88.9%;对照组临 床治愈1例.显效6例,有效10例,无效8例,总有效率68.0%。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(P,0.05)。 【解析】高原地区高寒缺氧,居民饮食以牛羊肉、辛辣为多,属湿热血瘀体质,本病病机是肝肾气血不足,风寒湿邪外侵,邪气痹阻经络,致血停为瘀,湿聚为痰,痰瘀凝聚不散,聚而为肿,气血 不通则疼痛;气血不濡润筋脉則晨僵;瘀痰久积不化,深入骨骼。 则关节变形、僵直。治疗上宜祛风除湿、化痰逐瘀、补肾通络。补 骨四藤汤方中,清风藤、鸡血藤、络石藤、海风藤、路路通祛风除湿。 通利关节经络;蜈蚣、全蝎、蜂房祛瘀散结,搜风通络止痈;知母、白芍、炙甘草和阴缓急:当归、穿山甲、三七活血化瘀,载药直达关节; 补骨脂、淫羊藿、桂枝温经益肾,调节机体免疫功能。现代药理研 究表明,青风藤碱不但具有抗炎、镇痛作用,且具有免疫调节功能, 能抑制RA患者异常免疫反应和关节内肉芽增生。白芍总苷有抗炎、解痉、止痛、免疫调节等作用。 9黄芪归枝龙汤 【组成】黄芪50g,桑枝20g,熟地、桂枝、黄柏各15g,桃仁、红花、赤句、白芍、续断、桑寄生、独活、牛膝各10g,甘草、川芎、地龙各5g. 【用法】每日1剂,水煎2次,分3次服。4个月为1个 疗程。 【功效】益气活血,祛风除湿。 【主治】类风湿性关节炎(风湿痹阻,气虚血瘀)。 【效验】将191例患者防机分为两组。治疗组100例,对照 组91例,两组情况基本一致(P>0.05),具有可比性。治疔组用 上方治疗,对照组常规服用正清风痛灵。两组均治疔1个疗程。 结果:治疗组显效(关节疼痛、晨僵、夜间痛消失,关节无肿胀,握 力基本正常,血沉、CRP正常,RF转阴或滴度下降>2级,双手、腕 X线检査与治疗前对比有改善)41例,有效(关节夜间不痛,晨僵 时间缩短>50%.握力较前有所增加,RF滴度降低,X线检査无明 显改变〉55例,无效(症状、体征、实验室指标均无明显改善)4例, 总有效率96%;有效病例起效时间15 ~40天,平均22天。对照 组显效11例,有效38例,无效42例,总有效率53.8%;有效病例 起效时间20-55天,平均34天。无论是总有效率还是起效时间,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(P<0.01)。 【解析】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特点有二: 一是痹痛病程较 长,病久伤及气血,使气血虚损,瘀血内停:二是久病人里,伏着筋 骨,因而较难治愈。根据本病特点,宜采用以补气活血为主,佐以 祛风除湿的方法治疗。芪归枝龙汤方中,黄芪补气行血;当归、桃 仁、红花、赤芍、川芎、地龙活血通络;续断、桑寄生补肾通络;桂枝、独活、桑枝、牛膝袪湿通络;黄柏解毒祛湿。诸药合用,使正气复、血行畅、邪气去而病向愈,故能收到较好疗效。 10补气活血汤 【组成】黄芪120g,白芍40g,萆薢、当归、牛膝、川芎、赤芍各 30g,桂枝、姜黄、桃仁各20g,羌活、白芷、红花、穿山甲、麻黄、白芥子各15g,炙川乌、炙草乌各12g,秦艽、甘草各10g. 加减:如属风湿热型,去川乌、草乌、麻黄、桂枝,加知母、黄柏各12g.忍冬藤、石青各30g 。 【用法】每日1剂,先煎川乌、草乌20分钟,后加人余药,文火久煎1小时滤汁,加水再煎30分钟,2次共取药汁1000ml,装 人容器备用。毎次服250ml,每日2次,1剂药服用2天。2周为1个疗程。 注意事項:大多数患者服药后可出现关节疼痛加剧,是正邪相争药物反应,一般在3天以后疼痛逐渐减轻,症状逐渐缓解。 【功效】温阳散寒,祛风除湿,益气活血。 【主治】类风湿性关节炎(风寒痹阻,气虚血瘀) 【效验】治疗52例,其中男38例,女14例;年龄19-30岁 12 例,31 -40 岁 10 例,41 -50 岁 11 例.51 -60 岁14 例,60 岁以 上5例;病程2-6年25例,7-10年20例,11-15年7例。所有 病例均治疗2个疗程。结果:治愈(临床症状消失,关节活动功能 恢复,实验室检査结果正常〉38例,好转《关节疼痛减轻,功能基本恢复,血沉正常或略偏高,类风湿因子转阴)9例,无效(临床症状 及实验室检验结果无变化)5例,总有效率90%。年龄轻、病程短 者相对治愈率高,年老体衰、气血衰敗、病程长者治愈率低,疗效差。 【解析】类风湿性关节炎乃风、寒、湿三气侵袭人体而致病. 并且是在人体正气先虚的情况下,“两虚相得,乃客其形” 类风 湿患者讲痹证曰久,正气必虚,其关节肿大疼痛乃寒湿、瘀血痹阻经 絡所致,其病理机制与补阳还五汤治病机制有相同之处,遂仿补阳 还五汤之意,结合祛风湿药物組成本方。方中重用黄芪达120g, 取气足血行,彭邪外出;当归、牛膝、川芎、赤芍、姜黄、桃仁、红花、 穿山甲活血化瘀,“血行风自灭”;萆薢、羌活、白芷、秦艽祛风除 湿;麻黄,桂枝,炙川、草乌温阳散寒止痛:白芍、甘草缓急止痛;白 芥子化痰散结,通利关节。全方通补结合,内推外引,达到邪去病愈的目的。 11补肾通络汤 【组成】熟地、桑寄生、牛膝、生黄芪、当归、独活各15g,,秦艽、蕲蛇、蜈蚣各10g,乳香、没药各6g,全蝎5g,|制马钱子3g. 加减:阳虚甚者加制附片、桂枝各6g;阴虚甚者加知母、黄柏各10g;痛甚者加制川、草乌各5g. 【用法】每日1剤,水煎2次,早晚分服。30剂为1个疗程。 【功效】祛风除湿,益气活血,补肾壮骨。 【主治】类风湿性关节炎(风湿痹阻,气虚血瘀,肝肾两虚) 【效验】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。治疗组50例,对照组 30例.两组病例在性别、年龄、病程、疾病分期情况等方面具有可 比性。治疗组用上方治疗,对照组单纯服用昆明山海棠片,毎次 3片,毎日3次,餐后服。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。结果:治疗组治 愈(症状全部消失,功能活动恢复正常,主要实验指标恢复正常)13例,显效(全部症状或主要症状消失,功能活动改善,实验指标 基本恢复正常》25例,好转(主要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或明显进步,生活不能自理,实验指标无明显变化)9例《症状体征与治疗 前相比明显变化〉3例,总有效率94.0% ;对照组治愈4例,显效 10例,好转10例,无效6例,总有效率80%。治疗组总有效率较 对照组为优(p<0.05》。 【解析】中医学认为,类风湿性关节炎为风寒湿痹阻,气血 经络瘀闭及久病肝肾亏损所致,治疗宜袪风除湿,益气活血,补肾 壮骨。补肾通络汤方中,独活、秦艽祛风除湿,舒筋通络;蕲蛇、蜈 蚣、全蝎捜风透骨,通络止痹;马钱子活血化瘀,通络散结;生黄芪、 当归、乳香、没葯益气活血;熟地、桑寄生补肝肾,除风湿。诸药合 用,标本同治,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明显优于昆明山海棠片, 不良反应轻且少。 中药能有效控制类风湿吗? 吃西药副作用大,怎么办? 生物制剂能治愈类风湿吗? 民间偏方到底有没有用? 马上扫描以下微信二维码 加入全国最大的类风湿患友公益社群 和大家一起探讨求医问药的经历吧! 添加论坛小助手微信:lfsluntan(长按-复制-粘贴) |